張青莉:社區(qū)群眾的“親人”

為社區(qū)居民服務讓她成為群眾口中的“親人”,她就是高新區(qū)派出所花園社區(qū)警務室民警張青莉——
6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高新區(qū)派出所花園社區(qū)警務室,一張茶桌、兩把椅子、一套茶具首先映入眼簾。如果不是墻上“民警青莉歡迎您”7個大字,這里清新的裝飾、居家化的格局、溫馨的氛圍讓記者差點以為走錯了地方。
社區(qū)貧困戶的“貼心人”
見到張青莉時,她正在社區(qū)門口的超市內購買鈣奶餅干,據說這是小美和小雪姐妹倆最喜歡吃的零食。說起這姐妹倆,張青莉的表情變得憂傷起來:“小雪今年14歲,10個月的時候因為高燒,導致腦癱。妹妹小美6歲,智力也有問題。她們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靠一個年邁的奶奶照顧?!闭f著,張青莉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和姐妹倆的見面。那是一次日常上門走訪,張青莉和同事當走訪到舜禹花園小區(qū)10號樓3單元301室時,給張青莉開門的是個孩子,正當張青莉想向孩子普及“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的安全知識時,小孩就匆匆向里屋跑去。她緊跟了進去,這才發(fā)現(xiàn)屋內還有一位年邁的老人和一個癱瘓在床的孩子。張青莉的心立刻就揪了起來。通過與老人交談得知,剛才開門的孩子叫小美,癱瘓在床的孩子是小雪。兩個孩子的父親是我市老棉紡廠的職工,企業(yè)破產后就外出打工掙錢,供養(yǎng)一家5口。而孩子的母親為了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只好在附近找些零活。他們也曾申請過低保,但申請都石沉大海。當聽到夫妻倆掙的錢勉強維持生活,經常連孩子們最愛吃的鈣奶餅干都買不起時,張青莉立即找同事借了200元,塞在老人手里。第二天一上班,張青莉就找到民政部門,咨詢是否可以幫小雪一家辦理低保,但由于他們一家的戶籍、住宿和單位的信息不一致,以前的申請都沒辦下來。為此張青莉三天兩頭的去民政局幫他們一家爭取,還跑到孩子父親曾經的單位找負責人蓋章。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蓋齊章的申請表終于遞上去了。 “現(xiàn)在低保正在辦理,但是民政局批撥了一筆2000元的救濟金,我也打算把自己剩下的500元‘五一’勞動模范獎獎金送過去。 ”帶著救濟金和買好的鈣奶餅干,張青莉走向小雪和小美的家。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