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發(fā)展“水文化”“水安全”先行

??? 今年,我市結合實際、找準定位,著力發(fā)掘弘揚水文化。而在市委書記張安民看來,發(fā)展水文化的基礎是保證水安全。 “杜絕洪澇災害,確保用水安全,消除人民群眾的水澇之憂和污染之患,是我們發(fā)展水文化的根本前提。 ”張安民如是說。
??? 7月9日,禹城迎來了入夏以來最大的一場降雨,城區(qū)降水達81.6毫米。大雨過后,家住市區(qū)站南路的市民曹先生欣喜地發(fā)現,這條低洼街道上的雨水迅速消失,一改往年大量積水的“窘境”。
??? “過去一下雨就頭疼,積水很深,老人孩子都不敢出門,不知為啥今年排水這么快。 ”曹先生欣喜之余還有疑惑。市城管局副局長劉豐國為曹先生解開了疑團:“這得益于咱們實施的地下管網綜合改造工程。 ”
??? 劉豐國告訴記者,城市排水的關鍵在于地下排水管網是否健全。 2010年,我市曾遭受暴雨嚴重侵襲,城區(qū)多處大量積水。而市區(qū)內各條排水管道口徑均不足1.5米,且大段堵塞,極不適應汛期排水需求。去年至今,為徹底根治城市地下系統排水防汛能力嚴重不足的隱患,提高城區(qū)抗洪防汛水平,我市結合洛北干渠綜合改造工程,投入1.2億元資金重建城市防汛排水管網。
??? 管道大口徑,是這次城市排水管網建設的最大亮點。劉豐國介紹說,作為主要排水渠道的洛北干渠兩側新的排水管道口徑達到2.8米,整個沿渠排水管道全長1萬多米。正在施工的站南路地下排水管網也使用了口徑1.8米的管道,全長2200米,結合高標準建設的解放路提排站,將徹底解決困擾站南路市民多年的“下雨就積水”難題。
??? 地下建網,地上治污。增強排水泄洪的功效性,提高親水樂水的觀賞性,是洛北干渠綜合改造工程中兩個最大的目標。河道蓄水后,市民驚喜地發(fā)現,原先污泥濁水、臭氣熏天的場面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見底、碧水微瀾。 “將曾經的混污溝、導洪渠改造成為沒有污染、煥然一新的‘洛清河’,是我們做好水文章、治理水污染的重要一項。 ”市長張磊表示。
??? 在水安全治理工作中,我市可謂下足了“本”。近年來,我市啟動城鄉(xiāng)飲水安全工程,投資1.4億元建設李三尖水庫,年供水能力5000萬立方米;投資3700萬元新建兩處水廠,投資1.75億元鋪設管網577公里,年內可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目標;建成日處理能力8萬立方米的2處污水處理廠和120公里污水主干網,對重點排污企業(yè)構建人工監(jiān)測、在線監(jiān)控、生物指示立體監(jiān)控網絡,嚴控重點企業(yè)違法排放,對不達標企業(yè)實行拉閘限電。新上項目嚴格落實環(huán)保標準,確保不增加污染源,多家外來企業(yè)因有污染被拒之門外。 “在水污染防護這道坎兒上,我們的一貫做法是‘大投入’、‘零容忍’。 ”張磊的話擲地有聲。
??? “深挖大禹治水的精神精髓,一方面是抵御水災帶來的危害,另一方面是讓水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張安民如是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防澇與治污并重,全面保障‘水安全’,做好這篇‘水文章’。 ” 吳境軒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