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暉 劉雷麗 張真真
德州民間文藝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每逢廟會和傳統(tǒng)節(jié)日都舉辦高蹺、舞獅、彩車、旱船、跑驢、戲曲等藝術(shù)活動。其中,跑驢以形象逼真、生動活潑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德州一帶久負盛名。
1954年,前進街劉子生騎驢,車站街劉萬倉趕驢,代表德州市參加了山東省和華東局分別在濟南和上海舉辦的民間舞蹈匯演,將民間舞蹈藝術(shù)搬上舞臺,相沿至今,已遍及百余街和村屯。 1956年,德州市人民群眾祝賀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勝利,1964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分別由20至30匹跑驢組成的驢隊出現(xiàn)在游行隊伍行列中,鑼鼓嗩吶,清脆悅耳,毛驢跑動,跳躍歡騰。騎驢者披紅掛綠,艷妝濃抹,趕驢者龍騰虎躍,皮鞭啪啪作響,時時博得觀者鼓掌喝彩。
德州跑驢已有六七百年歷史,上世紀30年代有了質(zhì)的飛躍
跑驢的起源時間已無從考證,已有資料表明,明代的民間社火中已有這種表演,照此推算至少應有六七百年的歷史了。跑驢最早并無特定的表演內(nèi)容,通常尾隨秧歌隊后作即興表演,后來各地的藝人創(chuàng)作出情節(jié)、表演各不相同的跑驢,如河北昌黎根據(jù)《傻柱子接媳婦》的故事而來,陜北的有兩種,一種是表現(xiàn)爺孫趕集,另一種則與張果老倒騎驢的傳說有關(guān),演員有的為兩個人,有的為三個人,等等。
德州跑驢,又名小黑驢兒、小毛驢兒,屬民間舞蹈中的樂舞類,即以樂器為舞蹈伴奏,表演形式上因使用驢形道具屬于假面形舞類。德州跑驢是在民間春節(jié)跑驢的基礎(chǔ)上,由城郊馬莊村民袁福生與德州駐軍軍人劉長河二人于上世紀30年代借用《王小趕腳》的故事共同創(chuàng)作而成,成為以表現(xiàn)夫妻趕驢回娘家為內(nèi)容的舞蹈形式。
1930年,德州城郊馬莊村民袁福生,時年22歲,趕馬車結(jié)識了會表演《王小趕腳》的德州駐軍23師軍人劉長河,二人愛好相投,遂結(jié)為至交,共同探討跑驢藝術(shù),將原來揮動馬鞭代驢,改進為竹扎骨架,外披黑布,綴黑色麻縷的毛驢,演員上身似坐其上,以下身雙腿模擬毛驢跑動。袁福生憑自已多年熟悉毛驢動作和趕車的體驗,加上在本村拳房練就的一身武功,把勒嚼、著鞭、揚蹄、尥蹶、撒歡、鬧性等毛驢的細微動作模擬得活靈活現(xiàn),逼真動人。歡跑中有功夫,細微處藏絕招,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舞蹈動作,形成了較完整的舞蹈藝術(shù)形式,受到群眾的喜愛與歡迎。全村武場的十幾個青年,爭練騎驢、趕驢,50多戶村民,爭相集資資助,多者一戶捐贈5塊銀圓。群眾的鼓舞,演員的苦練,舞蹈很快練成。第一場拜場演出,即轟動城鄉(xiāng),跑驢到后,男女老幼,涌向街頭,爭相觀看,家家戶戶,一時關(guān)門上鎖。城鄉(xiāng)街村,鄰縣村屯的文娛愛好者,聞訊登門,拜師求教,使跑驢這一民間藝術(shù)很快流傳到南關(guān)街、稅務(wù)街(今前進街),火神廟街(今自強街),馬家溜口街(今商業(yè)街),車站街和城郊一些村屯,并由單驢發(fā)展成對驢、驢隊,各成一派,自有千秋。
騎驢者稱二姑娘,趕驢者稱王小,均為十七八歲的青年
德州跑驢演員為2人、4人或多人,一騎一趕為一對。騎驢者稱二姑娘,十七八歲的農(nóng)村姑娘,天真活潑,如戲曲中花旦打扮,服飾鮮艷,紅色或綠色,扮相俊美,粉妝或油妝。二姑娘可由女演員也可由男演員來扮演,男扮女裝時也盡量化得俊美,而絕不扮丑。王小,十七八歲的農(nóng)村男青年,憨厚淳樸,戲劇中武生打扮,青、紅、藍、白色打衣打褲均可,但必須與二姑娘服裝色澤相異,白汗巾包頭,扎板帶,腳穿緊口軟鞋,手拿皮鞭。
跑驢的主要道具——毛驢,用竹篾或鐵絲扎成毛驢的骨架,長約100厘米,直徑約50厘米,外面披裹黑布,綴上黑色麻縷(或用黑色絨布),毛驢背部留有可裝進人體的方洞,供表演者站在中間。驢身與驢頭由彈簧銜接,頭部顏色黑白分明,在驢背兩邊掛有兩條假腿和兩個假腳,似二姑娘騎在上面,假腿以藍色或綠色的綢布內(nèi)包稻草而成,假腳里面塞上棉花,外面穿上布鞋。驢形道具最初是用繩擁綁在腰間,繩在外觀上看不出來,后來也掛在雙肩上,繩子露在外面。在驢身體的內(nèi)部設(shè)有機關(guān),演員暗地操縱可使驢做出眨眼、動耳、豎毛的動作。驢脖子掛銅質(zhì)串鈴,下掛約40厘米白色圍布,上面畫著四條驢腿,演員表演時,將毛驢吊于演員臀部,形若騎坐驢上,跑驢的動作,完全由演員模擬。皮鞭由約60厘米長的木棒或竹棍,上面系著鞭頭鞭鞘,抽打時啪啪作響。
伴奏樂器為打擊樂和吹管樂,伴奏曲目借鑒戲曲而加以簡化
德州跑驢的伴奏樂器包括打擊樂和吹管樂兩種,是民間廣場舞蹈中最為常用的樂隊組合。打擊樂有鼓、堂鼓、木梆、大小镲各兩副、旋鑼兩面、堂鑼或穌鑼一面,吹管樂有不同調(diào)高的嗩吶兩支以及笙。打擊樂奏鑼鼓經(jīng),包括《急急風》《備馬令》《將軍令》《四擊頭》,打法來自京劇鑼鼓經(jīng),稍作簡化。嗩吶與笙吹奏《梆子娃娃》《大登殿》《向陽花》《鋸大缸》等曲牌,穿插以嗩吶模仿驢叫和人笑聲。
以《王小趕腳》和小兩口走親為主要表演形式,后發(fā)展出驢隊
德州跑驢的表演形式有單驢、對驢和驢隊三種,對驢和驢隊是后來在單驢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單驢由一個騎驢的和一個趕驢的兩人表演,對驢為四個人,驢隊則由若干對共同表演。
單驢,原為《王小趕腳》,一人騎驢一人趕,順序和基本動作是:雇驢、應雇、上驢、登路、勒嚼、著鞭、揚蹄、尥蹶、踢腳、撒歡、上坡、下坡、過橋、趟水、驢陷泥坑、岔道攔截等情節(jié),其中間以對白,插科打諢,情趣橫生,逗人捧腹。發(fā)展到現(xiàn)在,把對白完全刪掉,完全靠舞蹈交待情節(jié),吸引觀眾。表現(xiàn)小兩口走親,男持鞭前撲虎跳,在鑼鼓聲中登場亮相,似戲劇中馬童,隨后引出騎驢者;女架驢云步上場,勒嚼亮相,一勒一抖,猶如真驢登場,毛驢栩栩如生,招來一片掌聲。繼而跑圓場,男揮鞭趕驢,驢著鞭抖膀,時而彈蹄尥蹶,時而撒歡竄跳。趕驢者邊趕驢邊注視騎驢者的安危,含情脈脈,舞姿輕松愉快,夫妻情意纏綿。忽而,毛驢低頭聞到尿臊,還是抬頭發(fā)現(xiàn)異驢,兩耳直豎,昂頭炸毛,哇哇怪叫,揚蹄尥蹶,似瘋?cè)艨瘛D写蝮H,女勒嚼,毛驢暴跳,前咬后踢,打橫轉(zhuǎn)圈,時而將趕驢者踢倒在地,時而在趕驢者身上竄越,趕驢者摸爬滾打,隨機應變;騎驢者心驚肉跳,慌而不紊,緊張驚險,扣人心弦,不時引起觀眾拍手叫絕。一場虛驚過后,重登陽關(guān)程,勒嚼,著鞭,情節(jié)同前。有的設(shè)計女抱嬰兒,遇險時男接嬰兒,脫險后復還;有的設(shè)有鳥叫,趕驢者以石擊鳥等。
對驢,基本與單驢同。唯騎驢者應衣著為一紅一綠,輪番登場表演,順序同前。馬莊跑驢隊獨出心裁,把“一個槽上拴不住倆叫驢”之說揉進舞蹈中,設(shè)計了倆驢打仗,在單獨所述的驚恐場面過后,另一毛驢沖破趕驢者的攔截,脫韁而出,兇猛沖來,場上毛驢余怒未息,兩驢相對,互相嘶咬,打在一起,難解難分。趕驢者奮力攔阻,無濟于事,時而將一驢撲倒,一驢從其背上躍過,撲倒者起而反撲,踢咬碰撞,往返周旋,打得不可開交。幸有兩農(nóng)夫荷鋤相助,四人同心協(xié)力,馴服犟驢。四人歡呼跳躍,祝賀勝利。前撲虎跳,前翻后翻,肚子小翻,飛腳旋子,高毛竄毛,扒虎戧背,戲劇短打武生的高招絕活,巧使廣用,把舞蹈推向高潮。
驢隊,由多驢組成,10匹、20匹、30匹不等,著裝華麗,一騎一趕為一組。以別籬笆方式變換隊形,交換位置。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做勒嚼、著鞭、踢腿、尥蹶等動作。鑼鼓、嗩吶、串鈴、響鞭,構(gòu)成跑驢獨有的交響樂,驢群、驢夫集體組成舞蹈群,氣勢宏大,別有風味。
2013年,德州跑驢入選省級非遺名錄。德州跑驢這一民間藝術(shù),經(jīng)過一代代文藝愛好者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與風格。逢年過節(jié),匹匹跑驢,涌上街頭,盡情表演,增添了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添德州城色彩,飽居民眼福,所到之處,洋溢著人們的歡聲笑語。
?。〒?jù)德城區(qū)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編寫)
跑驢:德州民間的傳統(tǒng)舞蹈
上世紀30年代,袁福生、劉長河二人將原來揮動馬鞭代驢,改為演員架“驢皮”跑動表演而風靡一時——跑驢:德州民間的傳統(tǒng)舞蹈
6月15日,德州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德州市文化館門前廣場啟動,省級非遺項目德州跑驢精彩呈現(xiàn)。 記者郭慶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