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央行降準釋放8000億,將如何影響股市樓市

1月1日,央行宣布,于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這是央行2019年以來的第四次降準

2019年1月份,央行宣布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2019年5月份,央行決定下調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yè)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至農村信用社檔次。2019年9月份,央行宣布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

在此次降準之前,國家已經釋放明確的降準信號。

2019年12月23日,官方表示將進一步研究采取降準和定向降準、再貸款和再貼現等多種措施,降低實際利率和綜合融資成本,推動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緩解。



此次降準會釋放約8000多億元資金

央行表示,此次降準是全面降準,體現了逆周期調節(jié),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wěn)定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為啥要降準?

——降低小微企業(yè)融資成本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xù)加大,小微企業(yè)依然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此次降準將使得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同時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資金向小微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傾斜,進而有助于穩(wěn)增長。

央行表示,此次降準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特別是降低小微、民營企業(yè)融資成本。

——讓市場平穩(wěn)跨年

東北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因地方專項債提前發(fā)行、春節(jié)前移以及繳稅等因素,1月份流動性壓力要顯著高于往年。受2020年春節(jié)提前至1月份的影響,居民的大量提現需求也將前移,將會導致M0和庫存現金在一月份環(huán)比大幅增加,導致銀行間流動性趨緊。因此降低準備金率釋放流動性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盤和林說,臨近春節(jié),市場資金需求量大,特別是銀行的現金需求規(guī)模要高于往常,降準可以向銀行釋放低成本資金,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



有何影響?

——股市

從過往來看,降準往往會對股市構成利好。

在降準預期的影響下,中國股市近期表現不錯,2019年12月23日滬指失守3000點,但此后震蕩上行,到年底站穩(wěn)了3000點以上。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收盤,A股三大股市小幅收漲。滬指收報3050.12點,漲幅0.33%;深成指收報10430.77點,漲幅0.63%;創(chuàng)業(yè)板指收報1798.12點,漲幅0.44%。滬指年漲幅22.30%,為近5年的最佳表現。

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降準對資本市場也是利好,隨著市場流動性增強,有利于股市繼續(xù)平穩(wěn)向好。

——樓市

“降準不是為了房地產,是為了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敝性禺a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不過從歷史看,只要降準,對于房地產來說肯定是利好,能緩解資金面壓力。降準肯定能夠緩解房地產企業(yè)的資金壓力,另外對于購房者按揭來說也能夠相對獲得平穩(wěn)的信貸價格。

張大偉說,央行降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保證市場的流動性,主要是小微企業(yè)的流動性。降準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給樓市喘氣,但難以避免樓市將有所獲益。房地產不穩(wěn),經濟很難實現穩(wěn)增長。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說,降準后,不排除2020年1月份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會有調整,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至少可以刺激1月份的房地產成交,這個時候也要警惕價格等出現上升的可能。



未來還會降準嗎?

再次降準是否意味著穩(wěn)健貨幣政策取向發(fā)生改變?

答案是否定的。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長同經濟發(fā)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央行表示,此次降準與春節(jié)前的現金投放形成對沖,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wěn)定,保持靈活適度,并非大水漫灌,體現了科學穩(wěn)健把握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穩(wěn)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指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基調沒變,而是更加注重以改革方式提升貨幣政策調控有效性,提升貨幣傳導效率,加大結構調整力度,通過LPR改革推進,帶來企業(yè)實際融資成本下降,增加制造業(yè)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