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楊順墓志:訴說一樁近五百年前的冤案

五一前夕,在平原縣文化館李志奎主任引領下,我們一行四人來到平原縣王杲鋪鎮(zhèn)甜水鋪村,在甜北清真寺見到文革初期出土的《明故嘉議大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楊公墓志銘》。

該墓志長寬各84厘米,厚17.5厘米,青石材質,字口清晰。志蓋為篆書,五行,每行五字;志底為小楷書寫,共40行,每行51字,計2100余字。通過研讀志文,我們對隆慶元年(1568)發(fā)生的楊順冤死獄中的案件有了清楚認識。

得罪權臣,下獄冤死

大明王朝進入嘉萬時期,明朝廷陷入朋黨互爭的混亂狀態(tài),冤假錯案層出不窮。楊順冤死獄中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楊順(1511-1568),直隸德州左衛(wèi)人,其祖先于明永樂二年(1404)由文登遷入德州。嘉靖十六年(1537)舉人,二十年(1541)進士,歷官原武知縣、高平知縣、南臺侍御、山西按察僉事、山西布政司參議、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是德州區(qū)域為數(shù)不多的高官之一。死后,其墓志由德州進士時任江西布政使司布政使的程珤撰文,由楊順任職的山西大同進士時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陜西巡撫謝蘭書丹,山西大同進士時任兵部左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吳嘉會篆額。

墓志記載污蔑與陷害楊順的人是扳倒嚴嵩首輔的后任徐階。楊順結怨徐階的時間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結怨的原因是楊順在松江府鄉(xiāng)試考場上將徐階長子徐璠的替考者給當面揪出來并上報了朝廷。當嚴嵩父子失寵之后,徐階集團將楊順說成是嚴嵩的黨羽,并以處死沈煉之罪將楊順收進監(jiān)獄。

墓志出土,冤情大白

之所以說楊順案件是場冤案,其理由有二:

一,楊順并非是嚴嵩父子死黨,他本人并沒有額外得到嚴嵩父子的好處。因為同為嚴嵩取士的王忬(后為嚴嵩所殺),與楊順是同一年進士,同一年提拔為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說明楊順的升遷過程沒有得到嚴嵩父子的格外照顧。

二,說楊順濫殺無辜和逮捕代州一帶平民百姓充當戰(zhàn)俘邀功朝廷,但從參與楊順墓志撰寫的三人中有兩人是代州籍的高官,如果像某些文獻所說,楊順如此殘害代州當?shù)氐陌傩?,代州籍的官員絕不會為禍害家鄉(xiāng)的楊順鳴不平的。因此,楊順墓志的發(fā)現(xiàn),使楊順的冤情大白于天下,也是對這位四百多年前的冤魂的最大慰藉。

明朝后期由于東林黨人興起,一批鸚鵡學舌的文人占據(jù)上風,他們將楊順看作是殘害文人的惡魔,先是在文學作品中對其形象進行丑化。后來的國家正史《明史》也沿襲了這種說法。

德州地方志似乎是冷靜了許多,但編纂者處于明哲保身的目的對楊順的事跡也鮮有記載。明萬歷《德州志》記載了楊順為家鄉(xiāng)修的牌坊等事跡。清乾隆《德州志》與民國《德縣志》,只是記載了其考舉人、進士的時間,其他均未涉及。據(jù)《蘇州府志》記載:德州鄉(xiāng)賢祠曾供有楊順的牌位,乾隆年間濟南府通判(治所在德州)、江蘇常熟籍進士許朝,在拜謁德州鄉(xiāng)賢祠時發(fā)現(xiàn)有楊順牌位,馬上命人將其撤掉。從此,對楊順的事大家都韙之。這對蒙受政治迫害的楊順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罪魁禍首,下場凄慘

楊順留給德州的遺跡有:德城區(qū)黃河涯鎮(zhèn)沙楊村大街東首的三株古柏,據(jù)考這里還有楊順考取進士后所修建的“奎星閣”遺跡;九村有楊順留下的古槐數(shù)株,王士禛《香祖筆記》中有記載;平原縣的甜水鋪村有其墳墓和“楊順井”一口。明萬歷天啟《德州志﹒坊表》中說:“都憲坊,為都御史楊順”。李檉《李氏古槐歌》中說,李氏“見可園”中的古槐是楊侍郎所贈。

關于楊順的冤案,時人舒化曾為其辯解,說害死沈煉的主謀是路楷而不是楊順,不但沒有引起當政者的注意,反而為此丟官歸鄉(xiāng);清康熙年間德州大儒田雯、謝重輝也曾為其辯解,甚至說沈煉死時,楊順已經致仕在家,故不可能是害死沈煉的主謀。

四百年后再回過頭來看這一事件,歷史再清楚不過地告訴我們,楊順事件是政治斗爭的產物。

整死楊順的徐階,自知罪孽深重,死后不敢在家鄉(xiāng)埋葬,而是選擇了離家?guī)装倮镞h的湖州市長興縣東山村的茶山腳下草草下葬,目的就是躲避人們對他死后的清算。

即使這樣,位于松江府的徐家田宅照樣被籍沒,徐階的兒子也被發(fā)配充軍。這是野心家、陰謀家的應得下場。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