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德州十大文化世家之邢氏、康氏家族

張明福

明朝和清前期,德州社會穩(wěn)定,經濟繁榮,文化燦爛。該區(qū)域先后出現了葛守禮、邢侗、邢慈靜、程先貞、田雯、孫勷、盧見曾等全省、全國知名的歷史文化名人。

在這眾多的文化名人中,有的是兄弟,有的是父子,有的是祖孫,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十幾代人,凸顯了家族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認真總結歷史上這些文化世家所取得的成就,或許對今天的文化事業(yè)有所幫助,故不避淺陋按家族成名先后排列出德州區(qū)域明清十大文化世家,以饗讀者。3月26日,我們曾介紹過德州程氏家族、德平葛氏家族和德城盧氏家族,今天,我們介紹臨邑邢氏家族和陵城康氏家族。

臨邑邢氏

臨邑邢氏家族始祖邢伯通,明初由河間府任丘縣奉詔移民商河,3個月后改移臨邑,落籍任家樓?,F已繁衍至26世,人口約4000人,遍及本縣27個村莊,商河、濟陽、濟南仲宮鎮(zhèn)也有分布,個別旅居美國、西班牙、新加坡以及臺灣等地。邢氏家族的輝煌,主要是在明中后期。明后七子領袖王世貞曾有“諸方衲子俱稱佛,一邑嬰兒半姓邢”的詩句,撰有《邢氏五世志略》。明末的崇禎十一年(1638年),關外清軍進入山東,搶掠了包括臨邑在內10座縣城。就在這次抵抗清軍掠奪的戰(zhàn)斗中,作為臨邑大戶的邢氏家族受害最深,邢侗的次子邢王稱戰(zhàn)死,邢家的財富被搶掠一空,臨邑縣城也被燒了個精光,邢氏家族的輝煌也就此結束。

邢氏家族共考出進士2名、舉人2名,家族官職最高的為邢侗與邢如默,邢侗官至中順大夫、陜西行太仆寺少卿,官居正四品;邢如默,官至吏科都給事中,官居正七品。

邢氏家族走出文化人士10人,最著名的為邢侗、邢慈靜與邢順德3人。邢侗、邢慈靜兄妹有大量書法繪畫作品傳世,在國內多家博物館、圖書館有收藏。邢侗著有《來禽館集》二十九卷、《來禽館帖》《來禽館世說新語抄》四卷、《武定州志》《臨邑縣志》;邢慈靜著有《蘭雪齋集》《菲菲草》一卷;邢氏家族中,邢王佐、邢王稱、邢固、邢崤、邢瑨、邢嶂、邢悰、邢順德、邢賡虞等都有著述。

邢氏家族園林為“泲園”。

陵城康氏

陵城康氏家族是明朝洪武年間由北直隸(今北京郊區(qū))玉田縣遷至陵城區(qū)神頭鎮(zhèn)(街)的?,F分布在陵城區(qū)、德城區(qū)以及省內外多處地方,人口達3000余人。

明清時期康氏家族共考出進士3人,舉人3人,各類貢生17人。其家族代表人物為七世康丕揚。

康丕揚(1561-1642),康誥長子,字士遇,號驤漢。生而穎敏,讀書過目不忘。16歲進入縣學。萬歷四年(1576年)中舉人,二十年(1592年)中進士,先后任寶坻縣知縣、密云縣知縣、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兼管河東鹽政、遼陽巡按兼學政,后署理兩淮鹽課。在任期間,修理城池,平反冤獄,嚴于執(zhí)法,化解矛盾,維護安定,注重厘正文風,發(fā)展當地教育事業(yè)。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春,致仕歸里。晚年教子課藝,整理地方文化冊籍,對地方文化事業(yè)有突出貢獻。崇禎五年(1642年)秋卒,享年81歲。

《陵縣志·藝文志》中收錄的康氏家族文士9人所著書目26種,其中,康丕揚著有《按遼疏草》6卷、《北臺疏草》2卷、《按晉疏草》、《按淮疏草》2卷、《癸卯兩事志略》5卷、《省身錄》1卷、《蓄德錄》1卷、《千秋鏡源》60卷、《六朝兵鑒》27卷、《集聞方》4卷、《廣古傳言方》5卷、《官傳方》3卷、《白氏長慶集評》4卷、《公移尺牘四六詩文》84卷、《棲鳳館遺文》1卷、《鋤經堂遺文》1卷;康湛、康溥、康嚴采、康溫采、康樵、康灼坤、康堅、康約等均有著述。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