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 沒有靈魂的血肉只是一具皮囊,沒有精神信仰的軀殼也只不過是行尸走肉。長征,信仰的豐碑、理想的燈塔,跨越時空的人類壯舉,綻放信念的力量,照亮每一位鮮活血肉,并賦予了精神靈魂與存在意義。網絡媒體“走轉改”,重走長征路,重新認識信念的作用,激活信念的力量,在中國工農紅軍走過的足印里,感受那一份來自信念的無窮動力、動人情懷,并以感同身受的生命體驗傳遞信念的精神火種,在新時期“長征”路上,煥發(fā)信念的容顏與魅力,為新時代信念的傳承,播種信念的新種子,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 信念,對黨無比忠誠的寫照。在長征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中,對黨的忠誠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奮斗個體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1935年11月9日,賀龍率領紅軍從桑植出發(fā),開始長征,出生僅18天的賀捷生(賀龍女兒)成為長征的一員。賀龍叮囑妻子蹇先任一定要照管好女兒,強調過封鎖線時,寧可讓孩子憋死悶死,也不能讓她哭出聲,還交給妻子兩枚手榴彈,告訴她:你們母女倆一旦被敵人包圍無法脫身,就引爆它們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不要因被俘而有辱紅軍的軍威。沒有對黨的忠誠、對革命的忠誠、對部隊的忠誠,大義滅親、敢于犧牲便不會成為毫不猶豫的自主行為。
??? 信念,對革命理想追求的生命自覺。高昂的革命理想隨著舍生忘死,一心為民的生動事跡在中國得到有力傳播,喚醒了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赤貧農民、手工業(yè)者、失業(yè)的產業(yè)工人等千百萬勞苦大眾,給予他們從未有過的向往和希望,并讓他們懂得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可以不受壓迫和剝削。喚醒的希望轉化為革命的理想信念,成了生命里不可撼動的自覺行為。為避免讓部隊“中毒”,勇嘗“百草”的張思德屢次徘徊生死邊緣卻無怨無悔;為了挽救擔架上的士兵,賀子珍不顧個人危險,身中彈片17處,全身浸染鮮血。為了革命理想,信念所展示的生命自覺力量用不畏犧牲、大公無私等字眼似乎也難以傳情達意。
??? 信念,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內生動力。 1935年12月22日,紅二、六軍團在綏寧瓦屋塘與敵章亮基第十六師和鐘廣仁第六十二師發(fā)生激戰(zhàn)。紅五師師長賀炳炎手持大刀與敵人展開肉搏戰(zhàn)。戰(zhàn)斗中,賀炳炎的右臂被敵人炮彈炸毀,骨頭全碎,只有鋸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沒有任何麻醉,醫(yī)生用開水消毒木工鋸子,就開始了截臂手術。手術持續(xù)了2小時16分鐘,賀炳炎把嘴里的毛巾都咬爛了。憑借著信念的力量,賀炳炎僅在擔架上休息了6天,便又重返戰(zhàn)斗崗位。沒有堅定的信念,中國工農紅軍兒女便不會在長征路上前仆后繼、不怕犧牲,為信念塑造一個個鮮活動人、感天動地的生動“豐碑”。
??? 長征,作為人類的精神財富,其信念的力量不僅感動了國人,國際友人也無不為之動容。曾出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于八十年代初來到中國,帶領全家感受長征路,在大渡河渡口的懸崖邊上,感受兩岸的險峻,回想紅軍突圍的驚險,他發(fā)出感慨:“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而言,長征的意義是國家統(tǒng)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東西的必要因素。 ”無論是哪個民族,無論持何種意識形態(tài),長征給予人類的精神財富,不畏艱難,為了理想勇往直前的信念就像一盞明燈,永遠具有“燈塔”的意義與價值。
□徐輝冠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